【社科學術】桃芝颱風教育園區論壇

桃芝颱風於今年屆滿 20 週年,2001 年 7 月 30 日的桃芝颱風,重創南投縣、花蓮縣與嘉義縣。造成全台 103 人死亡,111 人失蹤,在當時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土石流災情;而其中南投縣 39 人死亡 80 人失蹤係全台最為慘重。南投縣災情主要分佈在鹿谷鄉、竹山鎮、水里鄉、信義鄉等鄉鎮;至於災情重的村里或社區,則屬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,共有四分之一村民(45 位)遭活埋,後來找到 20 具屍體,另有 25 位下落不明;當時動員逾千位國軍弟兄由於許輩燕司令(後來接任大興村長)搜救。可以說,這場桃芝颱風讓諸多民眾存在痛苦與深刻的記憶,而如何將這些記憶轉化為具有積極正面的防災教育意義,係本論壇重要目的之一。


在桃芝颱風即將屆滿 20 週年之際,在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補助,以及在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辦公室支持下。由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(政治系)與科技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辦,並由木屐竂生態文化協會協辦,透過視訊方式,舉辦「桃芝颱風教育園區論壇」。由受邀請貴賓闡述其所想像或認知的「桃芝颱風教育園區」。本論壇係桃芝颱風 20 週年紀念活動系列活動的第四場,第一場於 2020 年 11 月 20 日,在木屐竂生態園區舉辦「木屐竂生態與觀光」高峰論壇。第二場於 2021 年 4 月 29 日,在南投縣議會舉辦「雙水論壇」。第三場於 2021 年 6 月 19 日透過視訊,舉辦「木屐竂社區防災論壇」。期待透過這次論壇的舉辦,讓兼具颱風、地震、土石流災害的「桃芝颱風教育園區」受到重視,並進一步建構或佈置實體的教育園區。

桃芝颱風災情雖然係(颱風或大雨產生的)土石流致災,但遠因是 1999 年921 大地震,造成山區土質鬆軟,提供土石流致災素材;證據之一是,桃芝颱風雨量不及 1996 年賀伯颱風三分之一,災情卻比賀伯更為嚴重。桃芝颱風時,數十顆以噸計的大石頭沖到竹山木屐竂社區。因此,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,認列並補助桃芝風災重建工作;同時啟動對社區防救災組織的重視。由於桃芝颱風影響範圍極廣,本論壇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曾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與相關機關(組織)代表,參與研討。第一場次由前水利署王瑞德署長主持(桃芝颱風時擔任第四河川局局長,各方奔走協調土地徵收,設置「木屐竂生態園區」),並由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(隸屬自然科學博物館)的鍾令和助理研究員(因為桃芝颱風教育園區設置和科博館的專業有關),進行「桃芝颱風教育園區」的專題演講。專題演講後,由水利署第四河川局李友平局長、水保局南投分局陳榮俊分局長,以及林務局南投林管處李政賢處長等進行與談。

中場休息時間由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蕭富仁院長致辭,代表成功大學向與會貴賓表達感謝之意。第二場次由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林聰吉局長主持,林局長歷經 921 大地震、桃芝颱風與多次災難,且均擔任消防局長職務,領導南投消防弟兄深入救災,深獲各方肯定,對南投防救災貢獻很多,擁有豐富與完整的「桃芝記憶」。第二場次並分別由水保局陳振宇副總工程司,以及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張芳志研究員進行引言。陳副總在水保局任職期間歷經 921 大地震、桃芝颱風、莫拉克風災防救災歷練,在防救災科技與運用相當純熟。積極運用資訊技術開發多項土石流防災系統,提升土石流防災工作之效率,對於保障國人之生命財產安全有卓越貢獻。張芳志博士在治在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任職多年,在治山防洪專業領域,有獨到見解與貢獻。

第二場次邀請到 4 位引言人,包括木屐竂生態文化協會李振儀理事長(熱心公益,對於桃芝重建、每年舉辦桃芝颱風感恩活動、社區防救災組織成立與運作,都有很多貢獻)、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許輩燕前村長(桃芝期間曾帶領國軍弟兄千人,深入重災區的大興村救災)、陳貞復村長(連任多屆村長兼任水保局防災專員,帶領村長,經歷 921 大地震、桃芝颱風,係自主防災的社區典範)、南投縣游顥議員(為後起之秀,亦係竹山鎮、鹿谷鄉選出的議員,對在地公共事務耕耘極深),以及竹山國小輔導室梁明主任(在小學防災教育有很深的投入;平時亦積極擔任志工,積極服務社會)進行與談。桃芝颱風發生當時,擔任南投縣長的彭百顯先生。

本論壇最後一場綜合座談,針對防災教育的合作與結盟進行討論,並由成功大學楊永年教授兼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持,邀請成功大學經濟系郭彥廉副教授與所有與會貴賓,針對「防災教育的合作與結盟:現在與未來」進行討論。至於本論壇的目的在整理過去 20 年來桃芝颱風有關的記憶,探索如何紀錄、保存或公開這些記憶,並以虛擬或實體的方式,呈現這些記憶。最後目的在永續防災,或不讓同樣錯誤重複發生,同時在永續防災前提下促進地方創生;並讓防災教育成為社區民眾生活的一部分。由於參與貴賓來自不同背景的政策利害關係人,因此也希望透過系列論壇的舉辦,讓社區自助、共助、公助產生善的循環,以促進社區自主防救災的能力。

或者,本論壇希望探索桃芝颱風教育園區的意義、內涵與執行方式。要思考或討論的是,2001 年發生的桃芝颱風,究竟存在什麼共同記憶?那些共同記憶應該被保存?如何保存?以及誰來保存。前述問題非常值得探索,雖然不一定有標準答案,但這議題是具有好山好水特色的南投縣,潛藏的風險與利基,應該受關注。或者,南投縣應積極思考如何在防災主軸下,發展觀光、旅遊、休閒、農業、文化產業。並進一步成為台灣「防災城市」的典範;而這背後也是治理能力的展現。


相關報導 : https://www.shiangchin.com/news_detail.php?n_id=31005

回上一頁